Destination
学习德国工匠精神 促进”深圳质量”建设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4-08-07 为什么德国足球能在世界杯上大获全胜,四捧世界杯?为什么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为什么德国制造,大到建筑、飞机、汽车,小到一把刀叉、一个开关面板,都“完美至臻”?2014年7月17日下午,“学习德国工匠精神,打造‘深圳质量’”主题论坛在深圳文化创意园举行。论坛由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深圳晚报社、武汉大学楚商学院主办,深圳市雅图文化科技集团公司、深圳文化创意园协办。中国最知名的德国研究专家李工真、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质量管理处处长史诗祯、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刘万涛、秘书长张文、深圳晚报编委胡文、武汉大学楚商学院院长李琦、深圳文化创意园总经理董丹等约260人出席。
深圳将立法推动“深圳质量”
深圳是最早在全国提出“质量强市”理念的城市,也是第一个把“深圳质量”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战略的城市,更是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质量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符号。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2013年人均GDP已经超过“四小龙”中的某些国家地区,进出口额超过300亿。在保持经济10%增长的同时,能耗下降了10%。深圳从速度向质量的转变过程中,速度并没有降下来,质量却提升了。
史诗祯表示,这次论坛的核心就是质量。深圳把质量作为城市的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强市的战略过程中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各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一切质量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以民生为主。
他指出,“学习德国工匠精神,打造深圳质量”,就是对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的具体落实。“如果从这个论坛,我们能够学到如何推进质量工作,提升全社会竞争力中的政府、企业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那目的就达到了。”目前,深圳正准备出台《深圳质量促进条例》,这也是全国首倡,深圳承担了建设质量强国排头兵的责任。深圳人深有感触地认为,质量成就深圳的未来,质量成就你我的未来,质量成就中国的未来。
用德国制造促进深圳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出访德国时,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中国速度和德国质量的联手,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在对德国质量给予很高评价的同时,这也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前3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深圳质量”的本质就是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瞄准的目标是世界一流的发展质量。刘万涛说,“本次论坛很好的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精神和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主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德国的质量精神,汲取其有价值的元素,促进“深圳质量”与之同侪”。
德国产品质量以精细、结实、耐用、安全著称。事实上,梳理德国质量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现状与德国早年的情况极为类似。19世纪中期,德国工业远没有今天发达,德国产品几乎可以与劣质品画上等号。德国人不甘心自己的产品被视为劣质品,国内制造业专家开始大声疾呼:德国工业界清醒过来吧,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质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德国人通过不断的质量优化,使德国货的质量水平日益提高。终于使“德国制造”享誉全球,成为高品质的象征。
“相比德国的质量发展之路,中国质量发展态势与德国一样,就目前深圳而言,比当年的德国要好得多,我们众多的企业已经靠质量叩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拥有一大批叫响世界的优质产品。学习德国制造关键点是专注而不浮躁,紧扣质量耐住“寂寞”, 继续保持勤恳耐劳、谦虚认真、踏实苦干、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深圳质量”与世界一流质量同侪指日可待“刘万涛在论坛时表示。
李工真谈中德不同与启示文化
李工真是武汉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德国篇学术顾问,被称为武汉大学“三大名嘴”之一。
李教授认为,深圳质量需要德国“工匠精神”,并以“文化”、“质量观”、“经济学”和“产品”为契入口,阐述了这种精神。
德国是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典型代表,盛产哲学家。德国人讲求逻辑,追求完美和彻底性。他们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德国人要经过理论思考、逻辑演绎论证、方案的精确设计,而后制定法规,确保每人执行。
中国是东方文化佼佼者,周边国家多为其亚文化;相比而言中国人更有闯劲,往往一知半解进而推导。
质量观
风靡世界的德国制造有其哲学基础,他们认为:没有质量的数量毫无意义。德国人奉行“要么最好,要么没有”,例如奔驰的宗旨:Best or nothing。因而,德国的产品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合格品即废品,被认为是资源最大的浪费。
中国承认这个命题,却达不到这个标准,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虚假的数字反而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中国给产品区分了许多品级,如合格品、特优、特供、军供等。
经济学
德国认为,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产品质量最好的裁判,产品的质量是企业与职工的生命。
中国的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企业主要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财大气粗,能找到优质劳动力,但因为是垄断竞争,难有技术革新的动力;民营企业赋税沉重,加之少有优质劳动力,缺乏技术革新的基础。所以两者对质量的追求都难以为继。
产品
德国认为,生产不出优质的产品是人的素质问题,因为大部分产品由人生产,是责任心的问题。重视产品的事后检查,但是认为检查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动,因为检查本身无法改变产品质量。改变产品质量,关键在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对于不达标的产品,会被直接逐出这个产业。
中国生产线上的工人大都没有高文凭和高素质,所以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中国产品的质量不达标原因:一是设计人才紧缺,二是制造产品的动手能力低,中国的质检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从中看到,中德的巨大差别,和体制有着很大关系。
相关链接
8000万人口 ,打造2300个世界名牌
德国的质量观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追求完美,技术至上,技术人员高标准,这三者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德国企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精准的计量、精良的设备、优秀的人才、标准化的生产。
德国人强调以机器进行标准化生产。他们认为在生产领域,人参与的流程越多,产品质量越容易受到影响。
德国非常重视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职业教育是其成功的重要方面。德国对生产工人要求很高,认为生产也是一种艺术,几乎人人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一口锅里也有独特或传统的技术。
德国仅有8000万人口,但出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之所以产生这么多的名牌,是因为他们将企业目的定义为: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与高科技的实用性。德国制造有其背后的伦理基础:企业要遵守道德。精益求精地生产产品,是企业与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职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