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注册 登录

四成不合格产品违法使用添加剂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8-04-08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是整个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今日起,深圳晚报将连续两周推出“食品美丽恐怖色系列调查”专题报道。希望通过此组报道,带市民走进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带领市民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不要再谈食品添加剂色变,也学会正确辨识食品添加剂。我们要告诉市民,使用食品添加剂目的是为了“让食品更加更好”,而不是让“舌尖更加忧伤”。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近三期食品安全抽检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显示,今年以来三个季度的抽检,约抽取了1.4万批次食品,涉及到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使用食品的数量占比1.26%,主要是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糕点膨松剂等一类食品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而对于向社会公布的抽检不合格产品中,有四成源于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时间:2013年

数据:560批次食品样品违法使用添加剂,51批次食品样品含非食用物质

       从2013年的检测数据来看,深圳共发现了560批次食品样品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占不合格食品样品总数的36.6%。

       检测中发现,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钠等)、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等)、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二氧化硫残留量、铝的残留量是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发现51批次食品样品含非食用物质,如粽子、饺子皮、河粉和面条中含硼砂;腐竹中含甲醛;桂花鱼等水产品中含隐形孔雀石绿;鲜肉或冻肉中含瘦肉精、贝类含氯霉素等情况。

时间:2014年第一季度

数据:抽检各类食品和相关产品3500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04批次

       记者从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公布的第一季度对我市流通环节销售的食品和食品用相关产品开展了抽样检验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抽检流通环节经营主体752家次,抽检各类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3500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04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97%,其中米面制品、零食多为防腐剂超标。

       本次抽检侧重肉与肉制品、食用油、大米、乳与乳制品、面及面制品、调味品、豆制品、饮用水及饮料等八大类重点食品。其中米面制品主要不合格项为防腐剂;调味品主要不合格项为甜味剂、防腐剂、酸价;禽肉制品主要不合格项为防腐剂、着色剂、蛋白质;酒类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甜味剂、酒精度;酱腌菜及干制蔬菜主要不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硫残留量;零食及蜜饯类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防腐剂、着色剂、菌落总数;糕点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防腐剂、着色剂;其他类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蛋白质、菌落总数、防腐剂、着色剂。

时间:2014年第三季度

数据:抽检各类食品和相关产品3941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00批次

       市食药监局第三季度抽检覆盖了肉与肉制品、食用油、大米、乳与乳制品、面及面制品等重点食品,并重点对商场超市、农批市场、食品批发单位、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等食品供应主渠道抽检。

       此次抽检共抽检了862家,抽检各类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3941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100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5%。本次抽检的3941批次食品共计检验项目合计达52262项次(约13.3项/批次样品),共发现不合格项目195项次,不合格项目发现率为0.37%,未发现致病菌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重金属及其他理化指标。

       此次抽检食品查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种类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说明有的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卫生条件控制不严、贮存不当等问题;二是水果制品、调味品以及粮食加工品添加剂超标,说明有的生产企业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或原料本身存在问题;三是个别产品酸价、过氧化值不合格,说明产品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存在原料把关不严、过程监控不足、贮存条件不当等问题;4批次白酒产品邻苯二甲酸酯类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或包装材料塑化剂迁移导致。

先“清雷”后“清水” 仍有企业顶风违法添加

       今年以来,深圳市食药监局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市场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并开展了“清雷行动”和“清水行动”等专项行动。尤其对酒类重点检测邻苯二甲酸二是否超标,肉类重点检测是否含有瘦肉精,水产品重点检测孔雀石绿等。而在严打的态势之下,还有企业屡屡中招,要么被政府查处以重罚,要么被媒体曝光企业名誉扫地,要么因危害公众食品安全被移送公安。

案例:硼砂、甲醛、苯甲酸跑进面条里去

分析:非法添加仍有发生,生鲜面制品风险最高

       2014年3月底至4月初,市食药监局相关执法人员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新区和光明新区的21个集贸和农批市场的34个面档购买了99批次散装生鲜面制品,对农批和集贸市场散装生鲜面制品开展摸底调查。

       经检测发现34批次不合格,超过抽检总数的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我市公布的不合格率最高的一类产品之一。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防腐剂方面,22批次涉及超范围添加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着色剂超范围添加的情况也很突出,9批次样品中检出合成食用色素柠檬黄。3批次同时出现苯甲酸和柠檬黄不合格。最令人担忧的是,还检出违禁添加非食用物质4批次硼砂和2批次甲醛。

案例:“北大荒白酒”检出塑化剂超标

分析:塑化剂是白酒行业的“老问题”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一种塑化剂,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环境污染、包装材料迁移以及加工工艺等原因可能是导致白酒中塑化剂超标的原因。相关白酒生产企业应对生产设备和包装容器进行排查,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降低塑化剂迁移风险。

       2014年2月17日,福田市场监管分局抽检了梅林辖区某市场上销售的“北大荒白酒”。检验报告显示,该批次白酒邻苯二甲酸二(a-乙基己酯)(DEHP)(俗称塑化剂),不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的要求,本次检验不合格。

案例:去年今年水产品抽检都发现“孔雀石绿”

分析:防腐已成为水产品行业“潜规则”

       2013年9月25日,市食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会同公安部门,对罗湖区罗芳水产批发市场的4家水产品(黄骨鱼等)抽检不合格门店进行查处,现场再次对其经营的草鱼、桂花鱼、黄骨鱼等进行了执法抽检,11个批次的鱼类水产品样品中有6个批次检测出食品动物禁用的孔雀石绿。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以当事人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4名经销商被刑拘、逮捕,最终获刑。

       而今年五六月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我市生产、流通及餐饮环节销售的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开展了抽样检验时,再次在其中3批次水产品检出非食用物质隐色孔雀石绿。添加“孔雀石绿”用于水产品防腐的问题,已成为部分水产品商家的“潜规则”。